曼德拉追悼会手语翻译瞎比划 自称精神病发作
外媒:曼德拉追悼会手语翻译系冒牌 南非:将发声明
追悼曼德拉 是终点更是起点
外媒:曼德拉追悼会手语翻译系冒牌 南非:将发声明
全球上百政要送别曼德拉 各国政要与民众瞻仰曼德拉遗容
潘基文:南非失去父亲 奥巴马:"历史的巨人" 卡斯特罗:尊严终极象征
奥巴马因交通拥堵错过曼德拉追悼会开场 现场与卡斯特罗握手致意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逝世 享年95岁
人物:仁者曼德拉 策划:一个真实的曼德拉
曼德拉语录:笔尖下的精神财富 "全球公民典范"
曼德拉曾经战斗过的"黑色地带" 记录曼德拉的铁窗生涯
捆绑的是身体 永恒的是自由
曼德拉语录
——我从不是圣人
曼德拉:宽容博爱
是人生信条
寻找曼德拉的成长足迹
经典人文地理之曼德拉
专题首页
图集
人物简介
病情回顾
主要成就
个人生活
中国情缘
语录
全球影响
种族隔离与南非
其他专题
多国政要悼念曼德拉
习近平:对曼德拉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曼德拉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政治家,为新南非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李克强:对曼德拉逝世深感悲痛
中国政府和人民深表哀悼,并对南非政府和人民,以及曼德拉先生的家属致以诚挚慰问。
奥巴马令白宫和美国公共建筑降半旗
他评价曼德拉"具影响力及勇敢",称曼德拉虽为他人的自由而放弃自己的自由,但已令南非进化并推动了我们。
卡梅伦:一盏明灯熄灭了
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个真正的全球英雄。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办公室将降半旗致哀。
潘基文:曼德拉影响了全世界
对曼德拉的逝世"非常悲痛",对曼德拉予以极高评价,称他是这个时代出类拔萃地推进联合国价值观的人物。
艾伯特:曼德拉是一个真正的伟人
澳大利亚总理艾伯特说,曼德拉是现代南非之父,一个"真正的伟人,也可以说是上个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马杜罗:委内瑞拉将为曼德拉致哀三天
马杜罗在推特上发表悼念文称,"曼德拉直到最终的胜利,你是人民斗争的领导者,我们从委内瑞拉为你送去我们的爱。"
南非总统祖马:将为曼德拉举行国葬
南非总统祖马则宣布,将为曼德拉举行国葬,南非各地从7日起将降半旗致哀直至葬礼完毕。
内塔尼亚胡:曼德拉将永远被铭记
曼德拉致力于让南非人民不再因为种族仇视而流泪,他是南非人民之父,他将永远被南非人民铭记。
涅托:曼德拉为和平自由不懈努力
墨西哥总统涅托说,人类失去了一位为和平、自由和平等不懈努力的斗士。
罗塞夫:曼德拉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他不仅是非洲大陆的典范,也是所有为正义、自由和平等而抗争的人的典范。巴西政府和人民将永远怀念曼德拉。
欧盟机构领导人哀悼曼德拉
欧盟机构的三位最高领导人相继发表声明,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逝世表示哀悼,并高度评价了曼德拉对非洲和世界的贡献。
默克尔:曼德拉是光辉的榜样
纳尔逊-曼德拉是光辉的榜样,他非暴力和谴责一切种族歧视的政治遗产将继续激励全世界的人民。
赖因费尔特:曼德拉为全世界树立榜样
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说,纳尔逊-曼德拉是改变了世界的人。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南非,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肯尼:今天,一束光熄灭了
爱尔兰总理肯尼说,曼德拉的名字成为全世界追求尊严和自由的同义词。他一生的旅程不仅改变了南非,而且改变了全人类。
约翰-基:曼德拉是精神领袖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说,纳尔逊-曼德拉是精神领袖,是一位杰出的人。
南非国父:曼德拉其人
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曼德拉的生命中留下了三个女人的痕迹。她们分别是:初恋情人伊夫琳、“黑人母亲”温妮和“晚年知己”格拉萨。一共有六个孩子,两男四女。
名字解析
“罗利赫拉赫拉”译为“麻烦制造者”
评价
潘基文:曼德拉是“20世纪的巨人”之一
归宿
曼德拉孙子在其东开普省的库努老家考察墓地
铿铿话语
10句话证明曼德拉伟大之处
闪光瞬间
曼德拉率领“民族之矛”对白人种族统治首次出击
闪光瞬间
1993年曼德拉获诺贝尔和平奖
闪光瞬间
五度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高清)
闪光瞬间
曼德拉出席南非世界杯 精神矍铄感动世人
近年病情回顾
曾经被囚禁了长达27年的曼德拉,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已经多年了。曼德拉在罗本岛服刑期间,由于长期在采石场开凿石灰岩而伤了眼睛。1988年,还在狱中服刑的曼德拉就因监狱的环境过于潮湿而患上肺结核。当时他咳嗽得很厉害,被送进开普敦附近斯泰伦博斯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医生从他的胸腔里抽出了多达两升的积液。2001年,曼德拉又因患前列腺癌而接受了放疗。2002年他宣布说,他的癌症已经完全被治愈。
2011年1月26日
严重胸腔感染
2011年1月,曼德拉由于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入院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回到家中,从此就在严密的医疗监护下生活。
2012年2月25日
腹痛老毛病
2012年2月,曼德拉因腹部持续疼痛而入院一天,医生为他实施了腹腔镜检查。并成功接受了疝气手术。
2012年12月8日
肺部感染
南非总统府2012年12月11日对外宣布,高龄94岁的前总统曼德拉肺部感染复发,正在接受治疗。
2012年3月9日下午
例行身体检查
2012年3月9日下午,曼德拉住进比勒陀利亚一家医院,接受例行身体检查。医生在对曼德拉进行检查后认为他“像往常一样好”。
2013年3月27日午夜
肺部感染
2013年3月27日午夜,曼德拉因出现肺部感染,入院接受治疗。南非总统府发言人否认了曼德拉病情恶化的报道。
2013年6月8日
再次出现肺部感染
即将迎来95岁生日的曼德拉8日因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困难,再次入院接受治疗。曼德拉第二任妻子温妮也到医院探望。图为温妮。
民权斗士:曼德拉主要成就
“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他的身影”
2012年南非总统祖马在曼德拉94岁生日到来之际发表了贺词高度赞扬了曼德拉为南非的种族和解所作出的贡献,但他同时也承认南非还没能完全实现曼德拉的梦想。祖马在贺词中说,南非人通过各种方式为曼德拉庆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在与种族隔离制度作斗争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有他的身影。我们还应该记住曼德拉也是我们的同志和朋友,他并不想被特殊化。祖玛还说,“当曼德拉在1990年2月11日从监狱出来的时候......这是我们在国内、非洲乃至海外为黑人解放而斗争的巅峰时刻。”
反对种族歧视 谱写南非新篇章
1948年至1990年间在南非共和国实行的一种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不仅坚持非洲民族解放的信念,而且主张种族和解、建立平等自由的新南非。
建立不分种族的民族政府
在曼德拉的领导下,新南非避免了族群仇杀和社会动荡,实现了政治、经济的平稳过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社会变革的奇迹。
着眼非洲未来 关注教育和贫困
曼德拉在1999年从总统职位卸任后,就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南非和非洲的教育、消除贫困和防治传染病当中。他以自己的号召力,为妇女儿童及贫困人群争取资助。
推动世界和平 守卫全球道德与正义
在非洲,曼德拉是整个大陆的骄傲,是非洲团结的化身。在世界范围,曼德拉是一面道德和正义的旗帜。
只求默默无闻:曼德拉的“非政治”生活
一生历经三次婚姻
1944年,曼德拉将初恋情人梅斯娶过门。伊芙琳生育三子。但因夫妻隔阂大最终分手。1958年,曼德拉与年轻漂亮的温妮一见钟情,走入婚姻殿堂。温妮支持狱中的丈夫;同时含辛茹苦地抚养几个孩子。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温妮专横跋扈的一面暴露于世。她崇尚暴力,生活腐化,还发生了婚外恋。1996年,曼德拉与温妮离婚。1996年,曼德拉公布了与莫桑比克前总统马歇尔遗孀格拉萨的恋情。1998年7月18日,53岁的格拉萨成为新娘。
曾流泪宣布儿子死于艾滋
曼德拉经历了太多亲人的葬礼,早夭的女儿、车祸的儿子、连最后一个儿子也因艾滋病离他而去。2010年世界杯前夕的音乐会后,曼德拉的重孙女不幸遭遇车祸身亡。人们感叹他为事业付出的代价太过高昂。
积极投身慈善活动
曼德拉卸任后积极投身防艾、慈善等公益事业,并为南非争得了2010年足球世界杯举办权。曼德拉号召全球志愿者在“曼德拉国际日”这天至少花67分钟帮助他人,67代表曼德拉自1942年开始投身政治以来至今已67年。
写作出书回忆往事
2010年10月,曼德拉在全球以21种语言和版本陆续出版的《与自己对话》备受瞩目。书中曼德拉以“我从来不是圣人”的断言,其他代表作品《走向自由之路不会平坦》《斗争就是生活》、自传《自由路漫漫》等。
鲜为人知的曼德拉艺术世界
2004年,曼德拉的铁窗生涯画作成为服装设计的主题。2010年3月2日,曼德拉创作的艺术作品又在纽约的非洲艺术品拍卖中出现。在27年的铁窗生涯中,曼德拉用木炭和蜡笔绘画来打发时间,形成独特画风。
尤爱《孙子兵法》:曼德拉的中国情缘
曼德拉与中国是有缘的。中国香港著名摇滚乐队“BEYOND”主唱黄家驹1988年为曼德拉创作了一首名叫《光辉岁月》的歌曲。据说有人曾经给曼德拉翻译《光辉岁月》的歌词,他听到最后潸然泪下。这首歌既表达了黄家驹对曼德拉的敬仰,也诠释了曼德拉的信仰。
中国从50年代起就支持非国大
中国从50年代起就支持非国大(南非执政党)反对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给予了非国大所需的一切援助。曼德拉首次访华期间,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捐物1000万美元,非国大同中国的友谊将继续下去。
1992年10月曼德拉首次访华
1992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也会见并宴请了曼德拉,李鹏总理同他进行了会谈。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曼德拉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
1999年5月曼德拉以总统身份访华
1999年5月曼德拉以总统身份访华,他向江泽民主席深情地表示,南非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传统友谊。中国的万里长征和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曼德拉是首位访华的南非国家元首。
独家
曼德拉尤其喜爱《孙子兵法》
独家
曼德拉台湾问题上力挺中国
独家
胡锦涛主席专门贺电 祝福曼德拉85岁生日
光明日报
历史回顾:江主席与曼德拉总统会谈
斗争就是生命:曼德拉语录
“我不会离开南非,也不会自首。只有通过苦难和牺牲、通过武装斗争,才能赢得自由。斗争就是我的生命。”
—— 1961年6月26日曼德拉发表演讲
“不论这个法院要怎样对付我,它改变不了我内心的仇恨,我力谋从这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消除不公正和不人道,只有通过消除这些,才能消除我内心的仇恨。”
—— 1962年10月15日至11月7日曼德拉向法院陈词,南非比勒陀利亚
“走向自由,这是逆转不了的。不应当让恐惧妨碍了前进。在一个团结、民主和非种族主义的南非,普通选民的公民权是达成和平与种族和谐的唯一途径。”
—— 1990年2月11日 曼德拉释放出狱发表演讲 南非开普敦
“深信一个人的权利被剥夺,其他人的自由也受到减损。”
—— 1990年6月22日 曼德拉向联合国反对种族隔离特别委员会致词
“尽管我是一个喜欢社交的人,但是我更喜欢孤独,我希望自己左右自己的机会,自己做计划、自己思考、自己谋划。”
—— 曼德拉谈孤独与人生
“从今往后,我的生活添加了两个重要内容,第一个是格拉萨,第二个是到莫桑比克吃大虾。”
—— 曼德拉谈将与莫桑比克前总统遗孀相伴晚年
“大量贫穷和丑恶的不平等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世界夸耀着科学、技术、工业和财富累积取得惊人进展的时代——的大苦难。 ”
——2005年7月2日 八人现场演奏会上曼德拉谈向贫穷作斗争,南非约翰内斯堡
“全球总统”:全世界都在聆听他的声音
长期以来,曼德拉在推动解决冲突、改善种族关系、促进人权、实现和解与两性平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到各国高度赞赏,他也因此被称为“全球总统”。1981年,1万余名法国人要求南非驻法使馆释放曼德拉;1982年,53个国家的2000名市长为曼德拉获释签名请愿;1983年,英国78名议员发表联合声明,50多个市长在伦敦盛装游行,要求英国首相向南非施压,恢复曼德拉自由。如此一列事件震惊全球。毫无疑问,曼德拉是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智者、仁者与勇者,不论他是否仍在呼吸,是否仍能低语,全世界都在聆听着他的声音。
联合国
“曼德拉国际日”
第64届联大通过,自2010年起将每年7月18日曼德拉的生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他为和平自由做出的贡献。
中国
《光辉岁月》
Beyond乐队主唱黄家驹创作了一首《光辉岁月》,以此向黑人领袖曼德拉致敬,同时表达了自己对种族歧视的厌憎。
南非
6万名白人向其致敬
1995年6月在约翰内斯堡埃利斯公园体育场,6万多名白人观众向曼德拉欢呼,歌颂他在橄榄球世界杯上带动和平的贡献。
南非
他使我们能自由出入
妮娜是土生土长的南非姑娘,她说:“因为他的努力我们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地方,若是以前,去了会被开枪打死。”
温网赛场
费德勒:希望他好起来
费德勒在温网首轮获胜后说:“谁都知道,他为自己的理想牺牲了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他早日好起来。”
美国
“奥巴马心中的英雄”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洛兹表示,曼德拉是奥巴马心中的英雄,2005年时,他们在华盛顿曾有过一次见面。
喀麦隆
“非洲的一座丰碑”
“他是非洲的一座丰碑,”一位喀麦隆的居民说,“他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为统一和和平所付出的努力。”
加拿大
祈祷他早日康复
加拿大黑人短跑名将、奥运会百米短跑冠军多诺万·贝利写道:“让我们都为曼德拉祈祷,祈祷他早日恢复健康。”
南非:历经撕裂之痛的国家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
南非的种族隔离(南非语:Apartheid)为1948年至1991年间在南非共和国实行的一种种族隔离制度,Apartheid是南非语引自荷兰语的词,区分隔离制度之意。1652年,荷兰在好望角开辟了南非最早的殖民地开普敦,从此欧洲白人移民源源不断的向此涌来,他们奉行“白人至上论”。1948年,马兰政府上台,打着“维护白种人的纯洁性”的旗号,从1950年起,陆续颁布了《人口登记法》、《集团住区法》、《公共场所隔离保留法》、《土地法》,由此构成了种族隔离制度的四大支柱。
南非人民以多种形式反抗种族隔离
1912年到二十世纪50年代末,是反抗斗争的非暴力斗争时期,二十世纪60到80年代,南非爆发了暴力反抗,1989年,曼德拉在狱中提议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
压迫者也应成为新国家的平等一员
约翰内斯堡大学教授索莱拉.曼巨说,曼德拉的成就确立一种基于种族和解的国家信仰。他开始了全新实践:过去的压迫者也应该成为新国家的平等一员。
今天的南非面临复杂的矛盾与冲突
种族和解初期为了避免内战,白人的经济利益受到保护,继续拥有大部分土地和矿产。而黑人始终认为,那是种族隔离时代剥削的遗产。
后曼德拉时代 南非局势或将不稳
如今的祖马政府因为各种贪腐著称以及拉动经济缓慢,早已难以获得多数当地人的信赖。不少当地人认为,延续曼德拉生命也是延续南非社会稳定。